7月30日晚8时,国家速滑馆“熊猫眼”核心区将正式亮灯。这座融合未来感与科技感的“赛训基地”,将成为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熊猫眼”的点亮,标志着赛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作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的核心场区,“熊猫眼”5对5球场用半球形覆盖,穹顶直径32米,高度12米,视觉效果轻盈、通透。结构体系采用测地线穹顶结构,通过卓越的强度重量比、以最少的内部支撑实现大跨度空间,与项目所需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完美契合。高效节能的结构和冰丝带主体结构的设计理念相协调,全部材料易于拆卸,可以实现100%装配式和100%回收利用,包含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据介绍,熊猫眼的比赛场地尺寸为24米x16米,周边设置技术支持区和观众席。采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建设,穹顶内部提供全方位的精密控制环境,系统、精确调控温度、湿度,包括空气洁净度,以确保机器人最佳运行状态,并防止敏感电子设备或透明穹顶表面产生冷凝。
B1层平台及其“遮阳挑棚”将作为半室外活动区、接待区和观赛平台,满足贵宾、赞助商、参赛队伍和媒体的需求。环绕LED屏幕和遮阳棚,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场所。B1层环廊设置连续的高分辨率、户外级的LED屏幕,为观众、赞助商品牌和活动信息展示创造一个沉浸式的数字环境。
目前,穹顶内5v5足球赛场已准备就绪,精密控制的温湿度与光照环境,将为机器人提供最佳运行条件。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表示:“在组委会指导下,北京国资公司高效率建设运营‘熊猫眼’,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赛队测试和训练,为公众呈现精彩的赛事。‘熊猫眼’建设并非一时之需,而是统筹了赛前、赛中以及赛后场馆的综合利用。未来不仅能在此举办各类机器人赛事,还将打造成研学基地,为学生们提供近距离接触机器人的机会,助力提升孩子们的机器人素养。我们希望‘熊猫眼’在赛队训练、数据采集、产品测试、技术验证、公众科普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助力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RoboCup巴西全球总决赛冠军清华火神队与亚军队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在“熊猫眼”开展5v5赛前训练,这也是“熊猫眼”迎来的首场训练赛。这两支国内顶尖队伍的亮相,不仅是对“熊猫眼”场地设施设备的实战测试,更是提前备战世界范围内首次全程由AI自主完成的5v5足球赛事,为即将到来的正赛预热。
赛后,双方队员都表示:“感谢组委会的周到考虑,‘熊猫眼’场地保障非常得力,无论是灯光、温度、网络等设备设施都充分考虑到机器人赛事的特点,服务也很人性化,这对我们备战十分有利。”
从“冰丝带”的奥运记忆到“熊猫眼”的科技新篇,北京正以全球视野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生态。今夜的灯光不仅点亮了一座场馆,更照亮了科技体育融合发展的未来之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周超
金斧子配资-股票公司配资-线上配资平台-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