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与绿色金融创新在这里相遇,持续扩容的金融产品“工具箱”能为生态价值的高效转化“贷”来哪些惊喜?这个答案就藏在金秋时节的崇明岛上。
2023年,土生土长的崇明人周勤在家乡新河镇新民村打造了“含绿量”十足的乡村酒店——玄奥酒店,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低碳经营理念融入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中。
“我们全面使用节能灯具、电器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客房内的家具、装饰品业基本使用藤条、老纱线、崇明土布等编织而成。游客还可以通过‘随申办’使用碳积分兑换酒店的服务权益。” 周勤告诉新民晚报记者,玄奥酒店每年都会对其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详尽的“碳盘查”,持续监测并减少碳排放。
“为传统高排放行业及经济活动向低碳、净零排放转型提供金融服务,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农行崇明新河支行行长徐春花介绍,聚焦玄奥酒店打造“零碳酒店”过程中的全链条金融需求,该支行为其所属的上海宁昕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匹配了500万元“崇明生态贷”,扣除贴息后的综合贷款利率低于1%。
低成本的绿色贷款“贷”来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玄奥酒店旗下的“拾花民宿”也通过绿色改造获得了碳中和认证。“我们使用信贷资金新建的光伏板已在今年4月初正式投用,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8万千瓦时。这不仅能为酒店提供实惠稳定的清洁能源,每年还可减少碳排放约157吨,相当于种下数千棵树木的环保效益。”周勤说。
银行工作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 新民晚报记者杨硕 摄
十月底,当记者驱车驶近坐落于崇明岛中部的北湖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看到的是平整宽敞的田间柏油路将田块均匀分割,高科技的现代化农机遍布其中的一派忙碌景象。
2004年落户崇明后,北湖农业凭借着二十余年的探索实践,硬是将一片滩涂围垦区,变为了长三角绿色农业的标杆。在这背后,是一场关于稻米品质的绿色革命,更折射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质力量,而这背后同样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我们北湖公司这片基地,今年‘南粳46’的繁种有2500亩,大概可以供应27万亩的种植面积。种植成本上面包括人工费用、肥料农药的采购,还有科研的方面都需要金融的支持。”公司副总经理石育萍告诉记者。
农行崇明新河支行就带来了他们需要的支持。徐春花告诉记者,北湖公司申请了1000万元普惠贷款投入了“种养循环”模式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这个1000万对他来说的话,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然后他到我们这边的贷款基本上农委是贴息90%的,他资金成本上面也不高,因为农业毕竟利润率不是特别高的,但是很稳定。”
在崇明明珠湖生猪专业合作社,高科技养猪则展现出上海现代农业在养殖方面的雄厚实力。恒温生态猪圈,无人饲料投喂,产出的猪肉零抗生素、低胆固醇。合作社总经理沈斌最近正在为猪圈现代化改造奔忙。
“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猪肉在崇明的生态环境下更容易做到。” 沈斌告诉记者,明珠湖的猪场采用北欧智能生态养猪模式,生猪统一在宽敞舒适的猪舍内散养210天才能出栏。为养出零抗生素、低胆固醇的“沪上生态猪”,该公司还专门建立了一座年产12万吨的饲料加工厂,自主研发的无抗生素低蛋白日粮,并采用全机械化、智能化的生猪喂养方式,让食客重拾儿时“东村烧肉、西村飘香”的美食记忆。
谈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秘诀,沈斌坦言明珠湖的底气不仅仅来自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品牌的打造提升,还有金融提供的助力。
据悉,聚焦为“无抗双阴猪”的养殖全程“保驾护航”,农行上海崇明支行乡村振兴服务队多次上门走访,为明珠湖覆盖生猪饲养、屠宰、冷鲜肉生产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量体裁衣”,针对其“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提供300万元“崇明生态贷”,并计划为该公司旗下的生猪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增加700万元授信,让更多市民尝鲜岛上生态农业的科创成果。
农行上海崇明支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黄利骏介绍,“崇明生态贷”是农业银行上海崇明支行与崇明区财政局、上海市基金中心合作开展崇明区“批次担保”业务,批量为政府推荐名单内的小微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服务。可帮助小微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求,由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承担一定比例的担保,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企业因缺乏有效担保物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眼下,以金融“含绿量”提升生态“含金量”的探索还在继续。“作为服务申城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农行上海市分行正持续开展常态化涉农企业走访,全力做好粮食生产、畜禽出栏、农产品加工流通、原料采购、设备更新等方面的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工作。”黄利骏对记者表示。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上海市分行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246.26亿元,今年累计投放186亿元,其中乡村产业贷款余额219.27亿元,年增量37.72亿元,增速24.77%。
金斧子配资-股票公司配资-线上配资平台-网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